通知公告
行業資訊
合肥市專精特新申報一般按照梯度申請進行,由專精特新企業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般是按照順序申報。小編整理了2023年合肥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和認定獎勵匯編,無論你想申報哪個順序的專精特新,都可以咨詢小編了解。
合肥市專精特新免費咨詢:19855108130(手機/微信)
合肥市專精特新認定獎勵
1、合肥市:對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連續3年按其當年新增我市貢獻超過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2、瑤海區:對經國家工信部新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全國“單打冠軍”、“行業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獎勵。按省市區不重復獎勵原則,對當年新認定為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已評定的省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轉型升級對標診斷,給予企業發生的“專、精、特、新”綜合評估和指導費用一定比例的獎勵,總額不超過50萬元。
3、蜀山區:加快領軍型企業發展,對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連續3年按其當年新增地方經濟貢獻超過地方平均增幅部分的50%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補貼資金由市區兩級財政按比例分擔。對新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
4、經開區:對當年新認定的區“隱形冠軍”、“專精特新”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連續3年按其當年新增地方貢獻超過地方平均增幅部分的50%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補貼資金開發區與市按比例分擔。
5、新站區:對省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每戶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省認定的專精特新冠軍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80萬元。對國家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每戶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企業獲認定后根據獎勵申報通知提交申報材料,經區經貿發展局、市經信局審核推薦至省經信廳。
6、包河區:對新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高成長型小微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的,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 “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連續3年按照其當年新增我市貢獻超過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7、高新區:對于新培育認定的市級專精特新企業,擇優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省級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在省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累計不超50萬元、8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于國家認定的單項冠軍、重點“小巨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
8、廬陽區:廬陽區對新認定為省級、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給予1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
9、巢湖市:對新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且未獲得省、合肥市資金獎勵的,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為合肥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10萬一次性獎勵。
10、巢湖經開區:對當年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品牌培育企業”、“平安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的,分別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
11、肥西縣:對新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創業示范基地的,分別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與省市相關政策就高不重復享受。對當年認定的省市級民營企業百強、專精特新企業、工業精品、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和小微企業創業示范基地,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
12、廬江縣:對新認定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該項與省、市政策疊加享受。同一企業同一年度獲得多級認定的,按照就高不重復原則獎勵。
13、長豐縣:出臺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引進辦法,對新認定國家、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
合肥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條件
(一)在合肥市行政區域內進行工商注冊登記、連續經營兩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規模以上的中小工業企業及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等)。
(二)我市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省內或者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銷售收入增長率不低于10%。
(三)企業主業突出,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主導產品在細分市場領域內位居國內或者省內前列,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本企業銷售收入的50%以上。
(四)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或專有技術1項以上,并在生產中應用。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2%以上。
合肥市專精特新冠軍企業申報條件
(一)基本條件
1. 在安徽省內工商注冊登記、經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2. 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在1億元以上(含1億元)且保持增長,納稅額在100萬元以上。
3. 企業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細分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前5或全省前3。
4. 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平均不低于3%。
5. 企業獲得1項以上與主導產品(技術)相關的發明專利;或5項以上與主導產品(技術)相關的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
(二)專項條件(申報企業至少滿足以下四個特征之一)
1. 專業化。企業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或擁有填補國內及省內產業布局空白、突破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產品。
2. 精品化。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擁有自主品牌且具備較強的品牌影響力,主導制訂相關業務領域國際標準或國家(行業)標準。
3. 特色化。企業利用特色資源,弘揚傳統技藝和地域文化,采用獨特工藝、技術、配方或原料,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研制具有地方或企業特色的產品。
4. 創新化。企業屬于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服務型制造等領域,研發創新能力較強,“上云用數賦智”成效顯著,具有鮮明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特征。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申報:
(一)近三年發生過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的;
(二)被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且申報時未被移除的;
(三)未按要求在省重點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監測系統上報監測數據的;
(四)有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
合肥市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條件
申報企業應為省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導產品應優先聚焦制造業短板弱項,符合《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或符合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產品;或圍繞重點產業鏈開展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攻關;或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創新產品。
(一)基本條件。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工商注冊登記、連續經營3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中小企業,且屬于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認定或重點培育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或其他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優勢突出的中小企業。
2.堅持專業化發展戰略,長期專注并深耕于產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品,能為大企業、大項目提供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產品,或直接面向市場并具有競爭優勢的自有品牌產品。
3.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內部管理等方面不斷創新并取得比較顯著的效益,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廣價值。
4.重視并實施長期發展戰略,公司治理規范、信譽良好、社會責任感強,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注重綠色發展,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有較好的品牌影響力,具備發展成為相關領域國際知名企業的潛力。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企業,不得被推薦:申請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的;近三年發生過重大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的;有偷漏稅或其他違法違規、嚴重失信行為的。
(二)專項條件。
1.經濟效益。截至上年末的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5%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2.專業化程度。截至上年末,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及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達70%以上;主導產品在細分市場占有率位于全省前3位,且在國內細分行業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
3.創新能力。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含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下同)2項或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5項及以上;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
4.經營管理。企業擁有自主品牌;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生產執行國際、國內、行業標準,或是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
(三)分類條件。
1.上年度營業收入在1億元及以上,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3%。
2.上年度營業收入5000萬元(含)—1億元(不含),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6%。
3.上年度營業收入不足5000萬元,同時滿足近2年內新增股權融資額(實繳)8000萬元(含)以上,且研發投入經費3000萬元(含)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50%(含)以上,創新成果屬于本通知“二、重點領域”細分行業關鍵技術,并有重大突破。
關于合肥市專精特新申報,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咨詢小編了解。
合肥市專精特新免費咨詢:19855108130(手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