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行業資訊
以下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講講宣城市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申報材料要求及獎補范圍,關于非遺申請亮點都有哪些?下面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講講,有問題的也可以免費咨詢小編為你解答說明!
政策專人免費指導電話:19855109130(可加v),0551-65300586
宣城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申報流程
(一)資金申報單位可在省文化和旅游廳網站下載申報材料附件,填報后打印正式申報文本,加蓋本單位公章,報送所在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
(二)各市(省直管縣)文化和旅游局對本市(縣)報送項目審核并匯總,合理排序后報送省文化和旅游廳,申報比例不得超過本市(縣)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總數的20%。
(三)資金保護單位為省屬單位的,經費申報材料經其主管部門審核后可直接報送省文化和旅游廳。
凡越級上報或單方面上報的均不受理。
宣城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申報材料
各市(省直管縣)文化和旅游局報送省文化和旅游廳的申報材料須用A4紙打印,按附件順序裝訂成冊,加蓋市(省直管縣)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公章,一式兩份,報送至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以當地郵戳為準),電子版同時發送至非遺處郵箱。
宣城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申報條件范圍
(一)非遺記錄經費
1. 支持采取文字、圖片、音像、多媒體等方式,收集整理項目的歷史文獻與實物,完整記錄非遺項目存續狀況。
2. 支持用文字與影像記錄代表性傳承人口述史,記錄其個人化的技藝信息,如代表劇(節)目、儀式規程、技藝流程等。
(二)非遺數據庫建設經費
1. 支持利用田野采集成果,整理完善非遺項目與傳承人檔案信息,建立非遺原始信息數據庫,為學術研究與宣傳普及提供資料依據。
2. 支持與高校、專家廣泛聯系,全面收納社會各層面的非遺研究成果,建立非遺學術數據庫,為非遺保護、傳承與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三)非遺傳承傳播經費
1. 扶持設立非遺傳承基地、專題博物館、展示館(廳)、傳統工藝工作站等非遺傳承體驗場所。
2. 支持劇(節)目整理、編導排練、人才培養、收徒傳藝、展示推廣等工作。
3. 支持舉辦有利于非遺傳承傳播的各類培訓班、交流會、技能大賽及展演展示活動等。
4. 支持編寫非遺鄉土教材,鼓勵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四)非遺研究出版經費
1. 支持非遺保護動態信息交流。
2. 支持開展非遺保護理論研究、舉辦學術研討活動、出版研究成果。
宣城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申報條件對象
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非遺保護中心,由省文化和旅游廳認定的非遺傳習基地(傳習所)、非遺教育傳習基地,省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均可申報。
宣城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申報獎勵補貼
(一)科學設計,編制項目規劃
各市(省直管縣)文化和旅游局及省屬有關單位要對經費申報工作高度重視,結合本地區非遺保護工作實際,參照資金申報單位執行能力,遴選操作性強,具有長遠實效的項目,指導資金申報單位科學制定績效目標和實施方案,編寫申報材料。每個項目申報補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50萬元。
(二)突出重點,確定優先項目
要區分輕重緩急,對申報項目進行合理排序。符合以下條件的項目應優先排序:
1. 急需開展搶救性保護的瀕危項目,如項目傳承鏈條幾近斷裂、傳承人年老體弱等;
2. 具有較為科學完善的傳承保護年度計劃,并已著手實施,取得一定成效的項目;
3. 具有重要文化價值的項目、與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契合度高的項目。
(三)規范操作,加強審核管理
各市(省直管縣)文化和旅游局及省屬有關單位要對資金申報單位加強指導,按照《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和要求,嚴格審核申報經費的開支范圍,做到支出事項明確清晰、資金測算合理準確;主動與市級財政部門溝通,及時跟蹤資金到位和使用情況,加強對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
非遺保護補助經費不得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單位人員工資或福利、以營利為目的的生產經營以及其他與非遺保護傳承無關的費用支出。凡超出規定支出范圍的事項一律不得納入補助經費預算。 近3年內未完成省級非遺保護專項資金補助項目的單位,不得再次申報。
各單位遞交的申報材料要真實、合法、齊全、清晰。材料不齊不清的,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