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項目申報
其他項目解疑答惑
安徽省政策免費指導電話:158 5515 5532(同v)
一、獎補好處
1、鼓勵各地對滬深北證交所首發上市企業給予獎補,在各地獎補的基礎上,省財政再分階段給予企業總額400萬元的獎補,具體為:對在省區域性股權市場科創板掛牌并實施股改的企業,一次性獎補10萬元;對納入省級上市后備資源庫的企業實施股改的,一次性獎補20萬元;對改制完成并在安徽證監局首次輔導備案的企業,獎補160萬元;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申請材料被中G證監會或滬深北證交所正式受理的企業,獎補160萬元;企業上市成功后補齊至400萬元。
2、對在“新三板”基礎層掛牌的企業,省財政一次性獎補10萬元,在創新層掛牌的一次性獎補20萬元,成功轉板至北京證交所上市的補齊至400萬元(含2021年已在北京證交所上市企業)。
3、對成功發行債券融資且募集資金用于制造業、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領域的企業,省財政按其發債金額給予分段貼息:5億元及以下的,按實際發債利率的10%貼息;5億元以上至10億元(含10億元)的,按實際發債利率的5%貼息;10億元以上的,按實際發債利率的3%貼息。單戶企業每年貼息Z高300萬元,貼息期限不超過3年,省財政在項目所在地市縣財政貼息50%基礎上,給予50%貼息。
4、在我省境內新設或新遷入我省的總部和地區總部型銀行、保險、證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省財政按現行政策給予獎勵。
二、申報材料及要求
1、符合條件的企業,應按要求準備申請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一)省區域性股權市場科創板股改獎補
省股交中心科創板精選層掛牌通知書。
(二)省級上市后備資源庫企業股改獎補
1.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出具的省級上市后備資源庫企業名單;
2.中介機構出具的股改評估報告、審計報告和驗資報告;
3.股東大會決議;
4.工商部門準予變更通知書。
(三)首次輔導備案獎補
中G證監會網站關于企業首次輔導備案的公告信息或安徽證監局出具的關于企業首次輔導備案證明材料。
(四)申報上市獎補
中G證監會(或滬深北證交所)網站關于受理企業首發上市的公告信息或者出具的證明材料。
(五)成功上市獎補
滬深北證交所網站關于企業首發上市的公告信息,或者發行人、保薦機構共同出具的企業首發上市公告書。
(六)“新三板”掛牌獎補
全G股轉公司網站關于企業“新三板”掛牌、進層的公告信息或者出具的企業“新三板”掛牌、進層證明材料。
(七)企業發債融資貼息
1.企業控股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情況;
2.相關部門出具的批準發債文件;
3.主承銷商出具的發行結果公告(加蓋主承銷商以及企業印章);
4.發債投資方向證明材料(募集資金用途說明)。
(八)引進總部和地區總部型金融機構獎勵
1.金融監管部門批準新設金融企業的開業批復文件,頒發的金融企業法人許可證、營業許可證或業務許可證等相關材料。
2.屬于新設立金融機構總部的,提供法定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屬于新遷入金融機構總部的,提供中介機構審計的上一年度財務報告;屬于金融機構業務總部的,提供母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設立業務總部、履行基本職能以及對業務總部法定代表人的授權文件,母公司撥入資本金或營運資金的證明文件。
2、市級主管部門按規定受理審核省區域性股權市場科創板股改、“新三板”掛牌、首次輔導備案、申報上市、成功上市等材料,運用財政涉企項目資金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比對,在確認企業資格后,由市級財政部門按規定兌現省級獎補資金。省級上市后備資源庫企業股改獎補、企業發債融資貼息、引進總部和地區總部型金融機構獎勵的企業申報材料由同級財政部門匯總初審后逐級報送至省財政廳審核。
3、市級財政部門在年度終了后20日內,將省級獎補資金兌現情況報送省財政廳,填報《省級財政支持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獎補資金匯總表》(見附件)。省財政廳會同省有關部門復審后,按程序辦理資金清算。對于不符合獎補資格條件的,省財政廳將扣回相應預算指標。
三、申報要求
1、企業應據實準備申請材料,確保相關材料真實、準確、完整。市級財政部門應加強對企業獎補資金申請工作的服務和指導,切實做好獎補資金的審核、撥付和監督等工作。
2、申報企業提供虛報材料、騙取獎補資金的或不按規定用途使用的,省財政廳將追回獎勵資金,并按照《預算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G務院令第427號)等規定進行處理處罰。各級財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存在違反本辦法規定行為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處理。
3、各市、縣(區)財政部門可參照本辦法制定本地區實施細則。
4、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印發企業直接融資省級財政獎勵實施辦法的通知》(財金〔2019〕126號)同時廢止。
5、本辦法由省財政廳負責解釋。
附件:省級財政支持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獎補資金匯總表
安徽省支持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申報內容還有很多,看完之后對于該項目還有疑問,歡迎致電咨詢小編為您解答。
安徽省政策免費指導電話:158 5515 5532(同v)